新课标语文(精选多篇)

时间:2025-05-08 08:36:53
新课标语文(精选多篇)[此文共6725字]

教会学生,先教好自己

河北定州中学刘知

听海淀区教研员黄玉慧老师的讲座。也很受启发。教给学生思维,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当然,这话说起来很简单,实际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

她还说,一个成功的老师在给学生传递自己有效的阅读体验。

她例举了《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内在联系。而且,还得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很多方面高于考纲。所以,要仔细地研读课标,认真地落实课标要求。

我听到这里的时候,羞惭汗颜。

我们的教学只是处于茫然的状态,只是跟着高考题型走,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教学。

她认为,高考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感到了很多的隔膜。很多地方,我们做的确实很不到位。每日像陀螺一般地运转,结果,学生的成绩并没有提高多少。

重复性的工作做得不少,学生累,老师也累。语文的兴趣渐渐消磨殆尽,只剩下了责任和要求。

看来,是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

在教学生之前,需要教好自己啊。

另外,程翔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非常别致的作文教学课。有方法引路,有示范朗读,有他自己的思考。声情并茂,而且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记叙类文体写作的几种技法。

其实,早在99年来北京学习时,就听到过程翔老师的讲座。娓娓道来,没有故作惊人之语,贴合着语文教学的实际。

时隔十二年,程翔老师的教学智慧,早已经润泽北大附中的莘莘学子了。 他讲到了正视学生的个体感受,还学生以人格的尊严。这点我深有同感。我觉得最不成功的老师,就是把学生批得一无是处,然后,剥夺了学生的自信,明明是缺少阳光的照耀,兜头却是一场倾盆大雨。呵护,平等对待,尊重,是作为一个老师最起码的信条。

记得有句很经典的话,如果你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学生当成魔鬼,那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所以,为了避免我们除了教学本身的繁重任务之外,还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把怎样对待学生作为终我们教学生涯的必修课,虔诚地修炼。

第二篇:新课标语文教学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三个维度目标的综合)。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丰富的人文内涵,熏陶感染作用,学生的独特体验;● 实践性,以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语文实践为培养途径;● 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实践机会,感性把握能力;● 汉语言文字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起始阶段的教育过程和方法,语 感,整体把握。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学习语文特点,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综合:沟通学科间的联系、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实践: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课内外学用结合;● 创新:吸收新思路新观念,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适应: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 开放: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新课程标准期待什么样的教师]

(一)《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主要改革内容。● 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重提高学生感性把握能力。

(二)《课程标准》对《教学大纲》的发展。● 系统地提出“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地综合性地体现在 各个阶段目标之中;● 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 突出跨领域的综合性学习;● 强调课程的现代性和创新性。

三、关于课程目标的特点

(一)一些基本的出发点:

1、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

2、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将“过程与方法”也作为课程目标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要求有所展开。 3、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创造潜能,人际交往)4、课程目标的设定,要考虑前瞻性、适应性和包容性,还有可操作性。但为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前瞻性是首位的。

(三)关于阶段目标:1.识字与写2. 阅读3、写作(写话、习作)4. 口语交际

(1、重在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所以情感态度十分重要(“有表达的自信心”,“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2、重在实践,在交际中学会交际,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组织教学,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3、重在参与,要求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5.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和能力,运用于实践。在大纲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部分,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努力”。这一原则要求,在标准中具体化为阶段目标,其要素大致有四:)一是培养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究兴趣,问题意识,这是前提;二是强调观察周围事物,亲身体验,包括自然、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这是基础;三是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要求学生人人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是保证;四是能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这是目的。

第三篇:2014新课标语文作文评析

原题呈现

2014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陕西、海南、山西、新疆、云南、内蒙古、河北)高考作文:

【给材料作文】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

■选题特点

贴近现实生活、大众视线的一道题

2014年山西高考卷(新课标卷),作文题从形式上看没有做大的调整,依然沿袭了2014年的高考思路,较之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再次考核新材料作文,这是广大考生和语文辅导老师意料之中的事情。新材料作文再一次显示出它的坚挺,从命题内容来看,是非常贴近于现实生活、大众视 ……此处隐藏1874个字……价。

崔永元也依然诙谐,他这样评价广东“穿越题”高考作文题,“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活在清末。那样,离民国就不远了。我会提前学习白话文以备作文考试,当然,如果运气好生活在武昌城,就不用考试了,因为,监考老师起义了。”

第四篇:对新课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于大力提倡。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面向生活和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可选择性。不要过于依赖课本,也千万别把综合性学习变成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实践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削弱了,相反是提高了。因为组织策划,管理安排,指导辅导等工作,是相当重要的。

第二,以教材为依托,链接、拓展学习内容。新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联系的。这样就使得综合性学习成了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选编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还有述说个人与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的《山中访友》。为此,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试图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教材有密切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第三,要高度重视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生活动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情风俗,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目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之中,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之中,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以往的语文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锻炼自己识别语文课程资源的敏锐目光,提高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调动学生留意身边可以开发和利用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第四,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为学生提供广阔开放的学习空间。语文综合性学习绝不能过于依赖课本,从而把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混同起来,千万别把综合性学习变成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一定要让学生自主地开展活动。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开放的姿态把学生引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而且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用语文,把课堂上的生活情境再现为实实在在地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生活语文”的无穷乐趣与价值。于是综合性学习就可以以更灵活更开放的形式进行实施。当小记者,搞社会调查,写人物通讯,访谈录,写游记,到公共场所收集使用不规范的汉字。运用朗诵,演讲,辩论,表演,录音,摄影,写作竞赛,专题讲座,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培养他们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间的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带领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

第五篇:2014年高考新课标语文答案

语文答案

1.【b】2.【c】3.【d】4.【c】5.【d】6.【a】

7.(1)大禹、商汤归罪于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8.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9.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10.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答: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

(3)答: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4)答: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12.(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

(2)答: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

第1页,共8页

(3)答: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领导人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

(4)答: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13.【c】14.【d】15.【b】

16.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17.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18、略

第2页,共8页

本网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答案(word版)

八年级上学期新课标语文教学计划

2014新课标语文高考作文题及满分作文评析

2014高考新课标语文答案评分细则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新课标语文(精选多篇)[此文共672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